1、易經(jīng)》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乾:元,亨,利,貞。
2、 初九:潛龍,勿用。
3、 九二:見龍再田,利見大人。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4、 九三: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無咎。
5、 九四:或躍在淵,無咎。
6、 九五: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
7、 上九:亢龍有悔。
8、 用九:見群龍無首,吉。
9、 彖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(tǒng)天。
10、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
11、大明始終, 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。
12、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 利貞。
13、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。
14、 象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15、 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
16、 見龍再田,德施普也。
17、 終日乾乾,反復道 也。
18、 或躍在淵,進無咎也。
19、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
20、 亢龍有悔,盈 不可久也。
21、 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
22、 文言曰:「元者,善之長也,亨者,嘉之會也,利者,義之和也,貞者, 事之干也。
23、 君子體仁,足以長人;嘉會,足以合禮;利物,足以 和義;貞固,足以干事。
24、 君子行此四者,故曰:乾:元亨利貞。
25、」 初九曰:「潛龍勿用。
26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龍德而隱者也。
27、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;□①世而無悶,不見是而 無悶;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;確乎其不可拔,乾龍也。
28、」 九二曰:「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29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龍德而正中者也。
30、 庸言之信,庸行之謹,閑邪存其誠,善世而 不伐,德博而化。
31、 易曰:「見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32、」 君德也。
33、」 九三曰:「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若,厲無咎。
34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君子進德修業(yè),忠信,所以進德也。
35、修辭立其誠,所以居業(yè)也。
36、 知至至之,可與幾也。
37、 知終終之,可與存義也。
38、 是故,居上位而 不驕,在下位而不憂。
39、故乾乾,因其時而惕,雖危而無咎矣。
40、」 九四:「或躍在淵,無咎。
41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上下無常,非為邪也。
42、 進退無恒,非離群也。
43、 君子進德修業(yè), 欲及時也,故無咎。
44、」 九五曰:「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
45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同聲相應(yīng),同氣相求;水流濕,火就燥;云從龍,風從虎。
46、 圣 人作,而萬物□②,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則各從其類也。
47、 上九曰:「亢龍有悔。
48、」 何謂也? 子曰: 「貴而無位,高而無民,賢人在下而無輔,是以動而有悔也。
49、」 乾龍勿用,下也。
50、 見龍在田,時舍也。
51、 終日乾乾,行事也。
52、 或躍在淵,自試也。
53、飛龍在天,上治也。
54、 亢龍有悔,窮之災也。
55、 乾元用九,天下治也。
56、 乾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
57、見龍在田,天下文明。
58、終日乾乾,與時 偕行。
59、 或躍在淵,乾道乃革。
60、飛龍在天,乃位乎天德。
61、亢龍有悔, 與時偕極。
62、 乾元用九,乃見天則。
63、 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
64、 利貞者,性情也。
65、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,不言所利。
66、 大矣哉!大哉乾乎?剛健中正,純粹精也。
67、 六爻 發(fā)揮,旁通情也。
68、 時乘六龍,以御天也。
69、 云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
70、 君子以成德為行,日可見之行也。
71、潛之為言也,隱而未見,行 而未成,是以君子弗用也。
72、 君子學以聚之,問以辯之,寬以居之,仁以行之。
73、易曰:「見 龍在田,利見大人。
74、」 君德也。
75、 九三, 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。
76、 故乾乾,因其時 而惕,雖危無咎矣。
77、 九四, 重剛而不中,上不在天, 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,故或 之。
78、或之者,疑之也,故無咎。
79、 夫大人者,與天地合其德,與日月合其明,與四時合其序,與 鬼神合其吉兇。
80、 先天下而天弗違,后天而奉天時。
81、 天且弗違,而 況於人乎? 況於鬼神乎? 亢之為言也,知進而不知退,知存而不知亡,知得而不知喪。
82、 其唯圣人乎? 知進退存亡,而不失其正者,其為圣人乎? □① = 辶 + 丶 + 豚 □② = 者 + 見 乾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坤:元,亨,利牝馬之貞。
83、 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,利西南得朋, 東北喪朋。
84、 安貞,吉。
85、 彖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86、 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。
87、 含弘光 2 易經(jīng)全文 大,品物咸亨。
88、 牝馬地類,行地無疆,柔順利貞。
89、 君子攸行,先 迷失道,后順得常。
90、 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;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
91、 安貞之吉,應(yīng)地無疆。
92、 象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
93、 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
94、 象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
95、 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96、 六二:直,方,大,不習無不利。
97、 象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
98、 不習無不利,地道光也。
99、 六三:含章可貞。
100、 或從王事,無成有終。
101、 象曰:含章可貞;以時發(fā)也。
102、 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
103、 六四:括囊;無咎,無譽。
104、 象曰:括囊無咎,慎不害也。
105、 六五:黃裳,元吉。
106、 象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107、 上六:戰(zhàn)龍於野,其血玄黃。
108、 象曰:戰(zhàn)龍於野,其道窮也。
109、 用六:利永貞。
110、 象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
111、 文言曰:坤至柔,而動也剛,至靜而德方,后得主而有常,含萬物而化光。
112、 坤其道順乎? 承天而時行。
113、 積善之家,必有馀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馀殃。
114、 臣弒其君,子 弒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,由辯之不早辯也。
115、 易 曰:「履霜堅冰至。
116、」 蓋言順也。
117、 直其正也,方其義也。
118、 君子敬以直內(nèi),義以方外,敬義立,而 德不孤。
119、 「直,方,大,不習無不利」;則不疑其所行也。
120、 陰雖有美,含之;以從王事,弗敢成也。
121、 地道也,妻道也,臣 道也。
122、 地道無成,而代有終也。
123、 天地變化,草木蕃; 天地閉,賢人隱。
124、 易曰:「括囊;無咎, 無譽。
125、」 蓋言謹也。
126、 君子黃中通理,正位居體,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,發(fā)於事業(yè), 美之至也。
127、 陰疑於陽,必戰(zhàn)。
128、為其嫌於無陽也,故稱龍焉。
129、猶未離其類也, 故稱血焉。
130、 夫玄黃者,天地之雜也,天玄而地黃。
131、 坤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:元,亨,利,貞,勿用,有攸往,利建侯。
132、 彖曰:屯,剛?cè)崾冀欢y生,動乎險中,大亨貞。
133、雷雨之動滿盈,天造草 昧,宜建侯而不寧。
134、 象曰:云,雷,屯;君子以經(jīng)綸。
135、 初九:磐桓;利居貞,利建侯。
136、 象曰:雖磐桓,志行正也。
137、 以貴下賤,大得民也。
138、 六二:屯如□如,乘馬班如。
139、 匪寇婚媾,女子貞不字,十年乃字。
140、 象曰:六二之難,乘剛也。
141、 十年乃字,反常也。
142、 六三:既鹿無虞,惟入于林中,君子幾不如舍,往吝。
143、 象曰:既鹿無虞,以縱禽也。
144、 君子舍之,往吝窮也。
145、 六四:乘馬班如,求婚媾,無不利。
146、 象曰:求而往,明也。
147、 九五:屯其膏,小貞吉,大貞兇。
148、 象曰:屯其膏,施未光也。
149、 上六:乘馬班如,泣血漣如。
150、 象曰:泣血漣如,何可長也。
151、 □ = 辶 + 顫 -頁 屯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:亨。
152、 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
153、 初噬告,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
154、利 貞。
155、 彖曰: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
156、 蒙亨,以亨行時中也。
157、匪我求童蒙, 童蒙求我,志應(yīng)也。
158、 初噬告,以剛中也。
159、再三瀆, 瀆則不告,瀆 蒙也。
160、 蒙以養(yǎng)正,圣功也。
161、 象曰:山下出泉,蒙;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162、 初六:發(fā)蒙,利用刑人,用說桎梏,以往吝。
163、 象曰:利用刑人,以正法也。
164、 九二:包蒙吉;納婦吉;子克家。
165、 象曰:子克家,剛?cè)峤右病?/p>
166、 六三:勿用娶女;見金夫,不有躬,無攸利。
167、 象曰:勿用娶女,行不順也。
168、 六四:困蒙,吝。
169、 象曰:困蒙之吝,獨遠實也。
170、 六五:童蒙,吉。
171、 象曰:童蒙之吉,順以巽也。
172、 上九:擊蒙;不利為寇,利御寇。
173、 象曰:利用御寇,上下順也。
174、 蒙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:有孚,光亨,貞吉。
175、 利涉大川。
176、 彖曰:需,須也;險在前也。
177、 剛健而不陷,其義不困窮矣。
178、 需有孚,光 亨,貞吉。
179、 位乎天位,以正中也。
180、 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
181、 3 易經(jīng)全文 象曰:云上於天,需;君子以飲食宴樂。
182、 初九:需于郊。
183、 利用恒,無咎。
184、 象曰:需于郊,不犯難行也。
185、 利用恒,無咎;未失常也。
186、 九二:需于沙。
187、 小有言,終吉。
188、 象曰:需于沙,衍在中也。
189、 雖小有言,以終吉也。
190、 九三:需于泥,致寇至。
191、 象曰:需于泥,災在外也。
192、 自我致寇,敬慎不敗也。
193、 六四:需于血,出自穴。
194、 象曰:需于血,順以聽也。
195、 九五:需于酒食,貞吉。
196、 象曰:酒食貞吉,以中正也。
197、 上六: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來,敬之終吉。
198、 象曰:不速之客來,敬之終吉。
199、 雖不當位,未大失也。
200、 需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六卦 訟 天水訟 乾上坎下 訟:有孚,窒。
201、 惕中吉。
202、 終兇。
203、 利見大人,不利涉大川。
204、 彖曰:訟,上剛下險,險而健訟。
205、訟有孚窒,惕中吉,剛來而得中也。
206、終 兇;訟不可成也。
207、 利見大人;尚中正也。
208、不利涉大川;入于淵也。
209、 象曰:天與水違行,訟;君子以作事謀始。
210、 初六:不永所事,小有言,終吉。
211、 象曰:不永所事,訟不可長也。
212、 雖有小言,其辯明也。
213、 九二:不克訟,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戶,無眚。
214、 象曰:不克訟,歸而逋也。
215、 自下訟上,患至掇也。
216、 六三:食舊德,貞厲,終吉,或從王事,無成。
217、 象曰:食舊德,從上吉也。
218、 九四:不克訟,復自命,渝安貞,吉。
219、 象曰:復即命,渝安貞;不失也。
220、 九五:訟元吉。
221、 象曰:訟元吉,以中正也。
222、 上九:或錫之□帶,終朝三褫之。
223、 象曰:以訟受服,亦不足敬也。
224、 □ = 上般 下革 訟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七卦 師 地水師 坤上坎下 師:貞,丈人,吉無咎。
225、 彖曰:師,眾也,貞正也,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。
226、 剛中而應(yīng),行險而順, 以此毒天下,而民從之,吉又何咎矣。
227、 象曰:地中有水,師;君子以容民畜眾。
228、 初六:師出以律,否臧兇。
229、 象曰:師出以律,失律兇也。
230、 九二:在師中,吉無咎,王三錫命。
231、 象曰:在師中吉,承天寵也。
232、 王三錫命,懷萬邦也。
233、 六三:師或輿尸,兇。
234、 象曰:師或輿尸,大無功也。
235、 六四:師左次,無咎。
236、 象曰:左次無咎,未失常也。
237、 六五:田有禽,利執(zhí)言,無咎。
238、長子帥師,弟子輿尸,貞兇。
239、 象曰:長子帥師,以中行也。
240、弟子輿師,使不當也。
241、 上六: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
242、 象曰: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
243、 小人勿用,必亂邦也。
244、 師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:吉。
245、 原筮元永貞,無咎。
246、 不寧方來,后夫兇。
247、 彖曰:比,吉也,比,輔也,下順從也。
248、 原筮元永貞,無咎,以剛中也。
249、 不寧方來,上下應(yīng)也。
250、 后夫兇,其道窮也。
251、 象曰:地上有水,比;先王以建萬國,親諸侯。
252、 初六:有孚比之,無咎。
253、 有孚盈缶,終來有他,吉。
254、 象曰:比之初六,有他吉也。
255、 六二:比之自內(nèi),貞吉。
256、 象曰:比之自內(nèi),不自失也。
257、 六三:比之匪人。
258、 象曰:比之匪人,不亦傷乎! 六四:外比之,貞吉。
259、 象曰:外比於賢,以從上也。
260、 九五:顯比,王用三驅(qū),失前禽。
261、 邑人不誡,吉。
262、 象曰:顯比之吉,位正中也。
263、舍逆取順,失前禽也。
264、 邑人不誡,上 使中也。
265、 上六:比之無首,兇。
266、 象曰:比之無首,無所終也。
267、 比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九卦 小畜 風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:亨。
268、 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。
269、 彖曰:小畜; 柔得位,而上下應(yīng)之,曰小畜。
270、 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,乃 亨。
271、 密云不雨,尚往也。
272、 自我西郊,施未行也。
273、 象曰:風行天上,小畜;君子以懿文德。
274、 初九:復自道,何其咎,吉。
275、 象曰:復自道,其義吉也。
276、 九二:牽復,吉。
277、 4 易經(jīng)全文 象曰:牽復在中,亦不自失也。
278、 九三:輿說輻,夫妻反目。
279、 象曰: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也。
280、 六四:有孚,血去惕出,無咎。
281、 象曰:有孚惕出,上合志也。
282、 九五:有孚攣如,富以其鄰。
283、 象曰:有孚攣如,不獨富也。
284、 上九:既雨既處,尚德載,婦貞厲。
285、 月幾望,君子征兇。
286、 象曰:既雨既處,德積載也。
287、 君子征兇,有所疑也。
288、 小畜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卦 履 天澤履 乾上兌下 履:履虎尾,不□①人,亨。
289、 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
290、說而應(yīng)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□①人,亨。
291、剛中正, 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292、 象曰:上天下澤,履;君子以辨上下,安民志。
293、 初九:素履,往無咎。
294、 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愿也。
295、 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296、 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297、 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□①人,兇。
298、 武人為于大君。
299、 象曰:眇能視;不足以有明也。
300、跛能履;不足以與行也。
301、□①人之兇; 位不當也。
302、 武人為于大君;志剛也。
303、 九四:履虎尾,□②□②終吉。
304、 象曰:□②□②終吉,志行也。
305、 九五:□③履,貞厲。
306、 象曰:□③履貞厲,位正當也。
307、 上九:視履考祥,其旋元吉。
308、 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309、 □① = 口 + 至 □② = 上朔 + 下心 □③ = 炔 - 火 履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:小往大來,吉亨。
310、 彖曰:泰,小往大來,吉亨。
311、則是天地交,而萬物通也;上下交,而其志 同也。
312、內(nèi)陽而外陰,內(nèi)健而外順,內(nèi)君子而外小人,君子道長,小 人道消也。
313、 象曰:天地交泰,后以財(裁)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
314、 初九:拔茅茹,以其夤,征吉。
315、 象曰:拔茅征吉,志在外也。
316、 九二:包荒,用馮河,不遐遺,朋亡,得尚于中行。
317、 象曰:包荒,得尚于中行,以光大也。
318、 九三:無平不陂,無往不復,艱貞無咎。
319、 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
320、 象曰:無往不復,天地際也。
321、 六四:翩翩不富,以其鄰,不戒以孚。
322、 象曰:翩翩不富,皆失實也。
323、 不戒以孚,中心愿也。
324、 六五:帝乙歸妹,以祉元吉。
325、 象曰:以祉元吉,中以行愿也。
326、 上六:城復于隍,勿用師。
327、 自邑告命,貞吝。
328、 象曰:城復于隍,其命亂也。
329、 泰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。
330、 彖曰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。
331、 大往小來, 則是天地不交,而萬物不通 也;上下不交,而天下無邦也。
332、內(nèi)陰而外陽,內(nèi)柔而外剛,內(nèi)小人 而外君子。
333、 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
334、 象曰:天地不交,否;君子以儉德辟難,不可榮以祿。
335、 初六:拔茅茹,以其夤,貞吉亨。
336、 象曰:拔茅貞吉,志在君也。
337、 六二:包承。
338、 小人吉,大人否亨。
339、 象曰:大人否亨,不亂群也。
340、 六三:包羞。
341、 象曰:包羞,位不當也。
342、 九四:有命無咎,疇離祉。
343、 象曰:有命無咎,志行也。
344、 九五:休否,大人吉。
345、 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
346、 象曰:大人之吉,位正當也。
347、 上九:傾否,先否后喜。
348、 象曰:否終則傾,何可長也。
349、 否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離下 同人:同人于野,亨。
350、 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
351、 彖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,而應(yīng)乎乾,曰同人。
352、 同人曰,同人于野,亨。
353、 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
354、 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(yīng),君子正也。
355、 唯君子為 能通天下之志。
356、 象曰:天與火,同人;君子以類族辨物。
357、 初九:同人于門,無咎。
358、 象曰:出門同人,又誰咎也。
359、 六二:同人于宗,吝。
360、 象曰:同人于宗,吝道也。
361、 九三: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歲不興。
362、 5 易經(jīng)全文 象曰:伏戎于莽,敵剛也。
363、 三歲不興,安行也。
364、 九四: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365、 象曰:乘其墉,義弗克也,其吉,則困而反則也。
366、 九五:同人,先號啕而后笑。
367、 大師克相遇。
368、 象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
369、 大師相遇,言相克也。
370、 上九:同人于郊,無悔。
371、 象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372、 同人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離上乾下 大有:元亨。
373、 彖曰:大有,柔得尊位,大中而上下應(yīng)之,曰大有。
374、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(yīng) 乎天而時行,是以元亨。
375、 象曰:火在天上,大有;君子以竭惡揚善,順天休命。
376、 初九:無交害,匪咎,艱則無咎。
377、 象曰:大有初九,無交害也。
378、 九二:大車以載,有攸往,無咎。
379、 象曰:大車以載,積中不敗也。
380、 九三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弗克。
381、 象曰:公用亨于天子,小人害也。
382、 九四:匪其彭,無咎。
383、 象曰:匪其彭,無咎;明辨晰也。
384、 六五:厥孚交如,威如;吉。
385、 象曰:厥孚交如,信以發(fā)志也。
386、 威如之吉,易而無備也。
387、 上九: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。
388、 象曰:大有上吉,自天佑也。
389、 大有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 謙:亨,君子有終。
390、 彖曰:謙,亨,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
391、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 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
392、謙尊而光,卑而 不可□①,君子之終也。
393、 象曰:地中有山,謙;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
394、 初六: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395、 象曰: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
396、 六二:鳴謙,貞吉。
397、 象曰:鳴謙貞吉,中心得也。
398、 九三:勞謙君子,有終吉。
399、 象曰:勞謙君子,萬民服也。
400、 六四:無不利,□②謙。
401、 象曰:無不利,□②謙;不違則也。
402、 六五:不富,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
403、 象曰:利用侵伐,征不服也。
404、 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405、 象曰:鳴謙,志未得也。
406、 可用行師,征邑國也。
407、 □① = 足 + 俞 □② = 扌+為 謙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:利建侯行師。
408、 彖曰:豫,剛應(yīng)而志行,順以動,豫。
409、豫,順以動,故天地如之,而況建 侯行師乎?天地以順動,故日月不過,而四時不忒;圣人以順動, 則刑罰清而民服。
410、 豫之時義大矣哉! 象曰:雷出地奮,豫。
411、 先王以作樂崇德,殷薦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
412、 初六:鳴豫,兇。
413、 象曰:初六鳴豫,志窮兇也。
414、 六二:介于石,不終日,貞吉。
415、 象曰:不終日,貞吉;以中正也。
416、 六三:盱豫,悔。
417、 遲有悔。
418、 象曰:盱豫有悔,位不當也。
419、 九四:由豫,大有得。
420、勿疑。
421、 朋盍簪。
422、 象曰:由豫,大有得;志大行也。
423、 六五:貞疾,恒不死。
424、 象曰:六五貞疾,乘剛也。
425、 恒不死,中未亡也。
426、 上六:冥豫,成有渝,無咎。
427、 象曰:冥豫在上,何可長也。
428、 豫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七卦 隨 澤雷隨 兌上震下 隨:元亨利貞,無咎。
429、 彖曰: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。
430、大亨貞,無咎,而天下隨時,隨之 時義大矣哉! 象曰:澤中有雷,隨;君子以?晦入宴息。
431、 初九:官有渝,貞吉。
432、 出門交有功。
433、 象曰:官有渝,從正吉也。
434、 出門交有功,不失也。
435、 六二:系小子,失丈夫。
436、 象曰:系小子,弗兼與也。
437、 六三:系丈夫,失小子。
438、 隨有求得,利居貞。
439、 象曰:系丈夫,志舍下也。
440、 九四:隨有獲,貞兇。
441、有孚在道,以明,何咎。
442、 象曰:隨有獲,其義兇也。
443、 有孚在道,明功也。
444、 九五:孚于嘉,吉。
445、 笤唬烘謨詡危??晃徽?幸病?/p> 上六:拘系之,乃從維之。
446、 王用亨于西山。
447、 象曰:拘系之,上窮也。
448、 6 易經(jīng)全文 隨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八卦 蠱 山風蠱 艮上巽下 蠱:元亨,利涉大川。
449、 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
450、 彖曰:蠱,剛上而柔下,巽而止,蠱。
451、 蠱,元亨,而天下治也。
452、 利涉大 川,往有事也。
453、 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,終則有始,天行也。
454、 象曰:山下有風,蠱;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455、 初六:干父之蠱,有子,考無咎,厲終吉。
456、 象曰:干父之蠱,意承考也。
457、 九二:干母之蠱,不可貞。
458、 象曰:干母之蠱,得中道也。
459、 九三:干父小有晦,無大咎。
460、 象曰:干父之蠱,終無咎也。
461、 六四:裕父之蠱,往見吝。
462、 象曰:裕父之蠱,往未得也。
463、 六五:干父之蠱,用譽。
464、 象曰:干父之蠱;承以德也。
465、 上九: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。
466、 象曰:不事王侯,志可則也。
467、 蠱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十九卦 臨 地澤臨 坤上兌下 臨:元,亨,利,貞。
468、 至于八月有兇。
469、 彖曰:臨,剛浸而長。
470、 說而順,剛中而應(yīng)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
471、 至于 八月有兇,消不久也。
472、 象曰:澤上有地,臨; 君子以教思無窮,容保民無疆。
473、 初九:咸臨,貞吉。
474、 象曰:咸臨貞吉,志行正也。
475、 九二:咸臨,吉無不利。
476、 象曰:咸臨,吉無不利;未順命也。
477、 六三:甘臨,無攸利。
478、 既憂之,無咎。
479、 象曰:甘臨,位不當也。
480、 既憂之,咎不長也。
481、 六四:至臨,無咎。
482、 象曰:至臨無咎,位當也。
483、 六五:知臨,大君之宜,吉。
484、 象曰:大君之宜,行中之謂也。
485、 上六:敦臨,吉無咎。
486、 象曰:敦臨之吉,志在內(nèi)也。
487、 臨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二十卦 觀 風地觀 巽上坤下 觀:盥而不薦,有孚□若。
488、 彖曰:大觀在上,順而巽,中正以觀天下。
489、觀,盥而不薦,有孚□若,下 觀而化也。
490、 觀天之神道,而四時不忒, 圣人以神道設(shè)教,而天下 服矣。
491、 象曰:風行地上,觀;先王以省方,觀民設(shè)教。
492、 初六:童觀,小人無咎,君子吝。
493、 象曰:初六童觀,小人道也。
494、 六二:窺觀,利女貞。
495、 象曰:窺觀女貞,亦可丑也。
496、 六三:觀我生,進退。
497、 象曰:觀我生,進退;未失道也。
498、 六四:觀國之光,利用賓于王。
499、 象曰:觀國之光,尚賓也。
500、 九五:觀我生,君子無咎。
501、 象曰:觀我生,觀民也。
502、 上九:觀其生,君子無咎。
503、 象曰:觀其生,志未平也。
504、 □ = 禺 + 頁 觀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離上震下 噬嗑:亨。
505、 利用獄。
506、 彖曰:頤中有物,曰噬嗑,噬嗑而亨。
507、剛?cè)岱?,動而明,雷電合而章?/p>
508、柔 得中而上行,雖不當位,利用獄也。
509、 象曰:雷電噬嗑;先王以明罰敕法。
510、 初九:履校滅趾,無咎。
511、 象曰:履校滅趾,不行也。
512、 六二:噬膚滅鼻,無咎。
513、 象曰:噬膚滅鼻,乘剛也。
514、 六三:噬臘肉,遇毒;小吝,無咎。
515、 象曰:遇毒,位不當也。
516、 九四:噬乾□,得金矢,利艱貞,吉。
517、 象曰:利艱貞吉,未光也。
518、 六五:噬乾肉,得黃金,貞厲,無咎。
519、 象曰:貞厲無咎,得當也。
520、 上九:何校滅耳,兇。
521、 象曰:何校滅耳,聰不明也。
522、 □ = 月 + 姊 - 女 噬嗑卦終 《易經(jīng)》第二十二卦 賁 山火賁 艮上離下 賁:亨。
523、 小利有所往。
524、 彖曰:賁,亨;柔來而文剛,故亨。
525、分剛上而文柔,故小利有攸往。
526、天文 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
527、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 天下。
528、 象曰:山下有火,賁;君子以明庶政,無敢折獄。
529、 初九:賁其趾,舍車而徒。
530、 象曰:舍車而徒,義弗乘也。
531、 六二:賁其須。
532、 象曰:賁其須,與上興也。
533、 九三:賁如濡如,永貞吉。
534、 象曰:永貞之吉,終莫之陵也。
535、 六四:賁如皤如,白馬翰如,匪寇婚媾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太平洋家電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備案號: 豫ICP備2022016495號-17 聯(lián)系郵箱:93 96 74 66 9@qq.com